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专题十四第28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提出: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2.内容(1)民族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2)民权主义: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3.评价(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描绘的振兴中华的蓝图,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2)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3)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思想发生伟大转变,决定改组国民党,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3.内容(1)民族主义: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4.意义: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它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轻巧识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两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三种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大革命。[思维升华]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1)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并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易误辨析]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奋斗目标,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2)“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整体图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1.背景(1)中华民族危机的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2)资产阶级改良的方法及革命的办法,都没能挽救中国的危亡。(3)十月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线光明,“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和追求。2.诞生的过程:1921年7月,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大;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形成标志: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毛泽东撰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标志: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2)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意义:既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它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创造性地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等。2.《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轻巧识记]毛泽东思想一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三个精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大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