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水、酸的反应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教学重点难点:Na与H2O、盐溶液反应的特殊性及其应用教学过程:【回顾复习】1.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金属以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分别为、、、。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不、有金属、易、易、有。3.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1)金属与非金属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3.有关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些照片,分析这些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镁条燃烧:。(3)铜丝在硝酸银溶液中:。(4)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4.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Mg,Al。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易,单质表现出性,发生反应。【探求新知】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例如金属与O2、Cl2、S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钠的物理性质:钠质,新切开的金属钠的断面呈光亮的色,密度比煤油,常保存在或中,以隔绝和。(1)在常温下:钠暴露在空气中则会失去,表面变,生成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加热时:钠放在坩埚中加热,会熔化成,并剧烈反应,发出色火焰,生成一种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上述两个反应你得到的结论是。用心爱心专心12.镁与O2的反应: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生成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铝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Al2O3保护膜。(2)在氧气中点燃铝箔时,现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①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②再取一小块铝箔,用砂纸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热至融化,轻轻晃动现象:两块铝箔都熔化,失去了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好像有一层膜兜着,为什么?原因:铝表面的保护了铝,即使是打磨过的铝,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氧化物保护膜: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形成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和形成的氧化膜致密,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错误的是------------------------------------()A.金属钠很软,可用刀切割B.金属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C.金属钠的密度是1.1g·cm-3D.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3.下列关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题中所指的元素分别是Al和OB.题中所指的元素分别是Fe和OC.这两种元素化合后的式量为102D.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教学反思用心爱心专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