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7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VIP免费

【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7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_第1页
1/11
【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7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_第2页
2/11
【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7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_第3页
3/11
【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7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考纲要求】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情分析】注意思想史的命题多会借助材料来提高考查深度,因此备考要多接触一些原料材料,尤其是《海国图志》。命题可能借助材料,创设新情景,因此材料阅读、分析能力要求会高。思想史的命题一般会考虑引用材料,如上挂下连结合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陈独秀等学习西学、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一制度一思想”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分析材料、提炼观点、说明认识是最基本的命题思路)。还有可能涉及思想变革指导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务必要理解透彻.如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儒家传统道德。所以说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此处可以出综合题,古、今综合考查儒家思想相关内容,如人们对儒家思想态度和认识的变化:由一家到独尊、由独尊到被质疑(李贽)、由被质疑到被批判(新文化运动)等。新文学革命考查选择题更容易设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注意重点考查的内容,如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五四运动后,《新青年》杂志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等。对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表现应掌握: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知识结构】1〖难点释疑〗一、中国近代前期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比较(1)近代前期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时间宣传手段内容影响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顽固势力展开了论战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进行论战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15-1919年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彻底批判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空前解放(2)相同点:①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②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③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基础。(3)不同点:①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封建顽固势力,第二次是保皇派,第三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2思想。②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第二次是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第三次是资产阶级激进派。③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良道路。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实现民主共和制的革命道路。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④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如何正确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宣传民主和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2)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宗旨。康有为的调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导致运动失败的根源;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是不妥的,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某些合理成分,对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国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7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