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标解读1.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掌握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盐类水解的利用。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应用实例,加深对盐类水解及其规律的理解、巩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新课导入建议当火灾发生时,常用的一种灭火器叫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中分别装着Al2(SO4)3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当使用时,将泡沫灭火器拔开活塞、倒置,上述两溶液混合便可产生可用于灭火的泡沫,为什么?【提示】Al2(SO4)3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反应生成CO2气体和Al(OH)3沉淀,二者覆盖在可燃物上可以阻止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57~58,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地的进行,教师除【例1】之外,可选用【教师备课资源】中例题,拓展学生的思路。⇓步骤7:教师通过【例2】和教材P57~58讲解研析对“探究2”的内容进行总结。⇐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盐类水解的应用”,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由浅入深的进行。⇐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2、4、5三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步骤4:教师通过【例1】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进行总结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及“微粒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步骤8: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3两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步骤9: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并让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1.能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2.能解释与盐类水解相关的化学问题。1.能用盐类水解的原理解释其在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重点)2.分析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即“原子、电荷、质子”守恒,并应用所测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中。(重难点)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1.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其去污能力。2.配制Fe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盐酸抑制水解。3.铝盐、铁盐可用作净水剂。4.利用水解反应来获得纳米材料(氢氧化物可变为氧化物)。5.制备TiO2的原理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TiO2·xH2O燃烧,TiO2+xH2O6.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了水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HCO===Al(OH)3↓+3CO2↑1.配制FeCl3溶液时,能加入H2SO4抑制Fe3+的水解吗?2.铝盐能作净水剂,其原理是什么?【提示】1.不能,因为引入了杂质离子SO。2.Al3++3H2OAl(OH)3+3H+,生成Al(OH)3胶体可作吸附剂。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问题导思】①Na2CO3溶液中共存在几种离子?你能判断其浓度的大小关系吗?【提示】Na+、CO、HCO、H+、OH-,c(Na+)>c(CO)>c(OH-)>c(HCO)>c(H+)。②水溶液中微粒间存在哪几种守恒关系?【提示】三种,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1.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2CO3溶液中存在着Na+、CO、H+、OH-、HCO,它们存在如下关系:c(Na+)+c(H+)=2c(CO)+c(HCO)+c(OH-)(2)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离子种类增多,但原子总数是守恒的,如Na2CO3溶液中CO能水解,故碳元素以CO、HCO、H2CO3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的守恒关系为:2c(Na+)=c(CO)+c(HCO)+c(H2CO3)(3)质子守恒规律质子守恒是依据水的电离H2OH++OH-,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无论在溶液中该H+和OH-以什么形式存在。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