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一化学《硫酸(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三大性质即: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2.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1.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兴趣;3.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抽象学习化学。教学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硫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在初中已学过它的一些性质,这一节我们将继续学习硫酸的其它性质。[板书]第三节硫酸一、硫酸[启发讨论]硫酸的成分纯硫酸稀硫酸浓硫酸H2SO4分子H+和SO42-H2SO4分子、H+和SO42-(少量)[板书]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1)色、态:无色油状液体(2)熔、沸点——高沸点酸(难挥发)(3)密度——比水重(98%的浓硫酸密度约为1.84g/cm3)(4)溶解性——易溶于水(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放出大量的热)[讲解并板书]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课本P134——电离方程式)(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与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板书]3.特性(浓H2SO4)(1)难挥发性[演示]出示一瓶浓硫酸,打开瓶塞,瓶口看不到白雾。(与浓盐酸打开比较)[设问]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将其敞口放置浓度和质量是否不变呢?1从酸的通性出发,举例说明稀硫酸具有什么性质?讨论[板书](1)吸水性(干燥剂)[补充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少许胆矾,再加少量浓硫酸,振荡。观察现象。[提问]1.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2.胆矾失去的结晶水是否成为溶剂?3.溶液为什么不变蓝色?[讲解]胆矾失去的结晶水与硫酸分子结合,生成了硫酸水合物。[板书]CuSO4·5H2O+H2SO4(浓)==CuSO4+H2SO4·5H2O[结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说明:①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②浓硫酸在发挥吸水作用的过程中吸的是H2O分子,H2O分子又和H2SO4分子化合成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③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水(如气体的水份)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H2O)中的水。④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作为吸水剂或干燥剂。通常可干燥:H2、CO、CO2、CH4、NO2、NO、SO2、Cl2、HCl等,不能干燥:H2S、HBr、HI、NH3等。干燥气体时,浓硫酸应盛入于洗气瓶中,注意“长进短出”。[板书](2)脱水性(炭化)[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现象: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炭。[实验6-4]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提问]以[实验6-4]为例,已知蔗糖分子式为C11H22O11,问黑色物质是什么?[讲解]浓硫酸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屑、棉花、锯末、蔗糖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生成黑色的炭。[结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说明:①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②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为2:1夺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③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提问]若皮肤上沾上浓硫酸,该如何处理?[讨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板书]3.特性(浓H2SO4)[板书](1)吸水性(干燥剂)说明:①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②浓硫酸在发挥吸水作用的过程中吸的是H2O分子,H2O分子又和H2SO4分子化合成稳定2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③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水(如气体的水份)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H2O)中的水。④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作为吸水剂或干燥剂。通常可干燥:H2、CO、CO2、CH4、NO2、NO、SO2、Cl2、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