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作者姓名韩丹红所属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语文组联系电话15966167895电子邮箱jingbobb@163.com邮政编码261031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课时(每周5课时,共5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必修二的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生命,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这样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本专题围绕“珍爱生命”这一话题选取学习材料组成三个板块:“强者之歌”、“精神支点”、“生命礼赞”。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苦难的反思;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对他人关爱的感受;有战胜心灵创伤获得生的欲望的感激,也有对小生灵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所有这些都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专题的划分是从诗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由强者的外在表现升华到精神层面,然后延展到生命的内涵。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和生命的有关的名言名句,以及一些优美的文章等。预期成果: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情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进一步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真爱生命的意识。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手法。2.学习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3.能够品味作品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