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及内容;黄埔军校的建立。2.能力方面:(1)通过国共合作原因与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讲述中共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使学生认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当时没有提出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留下了隐患。由此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帮助学生装树立辩证看待历史的观点。(2)通过讲述孙中山的伟大转变,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其一切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先,而把阶级、个人利益置后的胸怀,以及他作为民主革命先驱的现实主义眼光。4.学法指导方面:(1)在引导学生对国共合作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时,让学生从共产党、国民党、共产国际三方面入手,学生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分析方法。(2)在讲述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时,指导学生分析民族、民权、民生三项内容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义义革命两个时期的不同,使学生理解新三民主义新的本质是什么。以此使学生认识到比较问题时,需要找到事物的本质特点。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和条件是重点。这个总是是本节的基础。而这一节又是全章的基础。所以必须首先搞清这一问题。原因方面:教材在本章导言中已经体现出来。如:国际、国内两大方面,特别是国内方面,又重点叙述了经济发展受阻,军阀混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斗争受挫后的教训。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各革命阶级的斗争及其结果,从而说明国共合作的必然性,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2)国民党一大的内容是重点。教材在此重点介绍了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在分析这一内容时,应着力对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2.难点分析:(1)国共合作的原因和条件是难点。此问题涉及到历史、现实两大分析角度,特别是现实角度又包括中共、国民党、共产国际三大方面,非常繁杂。而这一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国共两党合作形式是难点。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很难理解这一方式为什么是唯一可行的合作道路。党内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共产党员扩大在国民党中的影响;国民党的公开性和影响性使之只能接受这一形式;中共力量上还很有限这一客观事实,也决定了这一方式的必然性;这一方式也确实能在相当程度上改造国民党,使之真正变成代表各革命阶级利益的政党。这一难点的突能上能下,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刻的理性思维。(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是难点。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容易混为一谈,认为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就是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较之旧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帝反封建、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改善人民生活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增加,正是因为受到了苏联、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才产生的。所以,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其内容是发展了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用心爱心专心课堂教学设计(音乐起:《国民革命歌》)师:这段激昂的乐曲,把我们带回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中国。在那个时代,中国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国民大革命运动。(板书第七章的课题)大革命又叫做每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它发生于1924~1927年。这场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就是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板书第一节课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指导学生阅读本章导言)生:(思考并作答)师:(总结)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缓慢,国家四分五裂,政治极其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大家想一想。当时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生:(思考并作答)师:而列强与军阀这两大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