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中学2013年高三化学考前赢分30天第09天核心知识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具有“逆、动、等、定、变、同”六个特点,判断是否到达平衡状态,要注意“v(正)=v(逆)”是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其含义是指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而各组分的含量“不变”,是指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保持不变。2.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移动后的结果(包括转化率、各组分的含量及平均式量等)。由勒夏特列原理(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表示如下:“影响”也可用各种图象来表示,解题时确定曲线的“三点一走向”:起点、转折点、终点;走向为变化趋势。还需注意“先拐先平”和“定一议二”。3.等效平衡:其实这是源于课本的一句话“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它: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化学平衡的标志、从正反应开始建立化学平衡(包括仅投反应物和同时投入反应物与生成物)、从逆反应开始建立化学平衡(包括仅投生成物和同时投入反应物与生成物)、投料的分批加入等,只要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相当,则均可达到等效平衡状态。补差纠错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物质的量CO2H2COH2O甲amolamol0mol0mol乙2amolamol0mol0mol丙0mol0molamolamol丁amol0molamolamol1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大或压强较高。(2)在含量与温度、压强变化图像中,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即定温看压强或定压看温度变化,由曲线上交点的高低,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和指定的可逆反应,确定平衡的移动方向,反应的热效应,反应两边气体体积的大小等。要具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逆向推导反应的热效应及条件改变的能力.升高温度,A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正反应放热,△H<0,A错;T1温度先到达平衡,故T1>T2,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H<0,B正确;若T2>T1,升高温度,C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0,反之△H<0,T2<T1,故C正2确;若T2>T1,升高温度,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H>0,D错误。解题规范537°C、1.01×105Pa时,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此时容器的体积为200L。向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固体)并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平衡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为0.91试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SO2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压不采用高压的原因是:。(2)保持上述温度和压强不变,若向容器中只充入2molSO3并加入固体催化剂。则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是容器的体积为升。(3)温度仍保持537°C,容器的体积保持200L不变(恒容)。充入amolSO2、bmolO2,并加入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仍为0.91,体系的压强为1.01×105Pa。若a:b=2:1,则a=。2SO2(g)+O2(g)2SO3(g)ΔV210.91V(平)0.91V(平)/2V(起)=V(平)+0.91V(平)/2所以V(平)=200×1/(1+0.91/2)=137.5L(3)平衡时,容器仍保持200L(537°C、1.01×105Pa),所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据S元素守恒有n(SO2)=3mol×0.91+3mol×0.06=2.91mol考前赢分第9天爱练才会赢前日回顾1.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的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①增加Fe的量,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填增大、不变、减小,以下相同)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