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一语文《非攻》学案(1)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2、掌握一些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二、预习作业:1、作者简介: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2、注音:园圃()鸡豚()栏厩()衣裘()兹()甚不辜()3、古今异义:众闻则非之()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4、一词多义:今至大为攻国()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等死,死国可乎()故逝将去女,适彼乐国()暮去胡来颜色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君安与项伯有故()是何故也()乃入见。问:“何以战?”()以作《师说》以贻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夫夷以近,则游者众()5、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以其亏人愈多从而誉之②形容词作动词:众闻则非之6、特殊句式省略句: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介词)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省略宾语)从而誉之,谓之(为)义。(“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三、文本研读:《非攻》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四、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