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说明】《讴歌亲情》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表达交流第二单元的内容。在教学时我对原文作了较大的改动和处理,使它更适合我们宁夏西海固的学生。在《讴歌亲情》这一节作文课里,我一共选了八篇文章。我想力图通过范文来提高学生对亲情的认识,通过范文的示例教学生学会语言并掌握写亲情类文章的写法。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而达到情感的潜移默化,达到“教会学生做人”的目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育与训练中,实现自我精神的成长,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语文活动过程中,自身内在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也得到了激发。【教学目的】我们要用中华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这是教育的制高点,而且是语文学习目标所在。心怀这样的目标,我是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来从事范文编选工作的。我在认真履行我“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思路,先让学生作一个感动者、思考者,然后把感动和思考的东西写下来,这就是作文。学生就能写心里话。假话、空话、套话、废话不仅是作文的失败,更是做人的失败。【选文原则】1.经典性。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有着永远的思想与语言的魅力。2.有多元的开放的眼光。3.文章有一定深度,作为作文教材选文,应该比教材同类文章范围更广、内容更深、更超越。不能低估了中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4.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人生做更深入的探讨。一、亲情如灯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灵的深处。生命,如果没有亲人的关爱和温暖,是不敢想象的。亲情,无论是父子、母女,还是兄弟、姐妹,无论手足之情,还是骨肉之情,都是天然的,是与生俱来的,是无须寻找的,只须好好珍惜和保护,好好守望和回味。但遗憾的是,由于亲情离我们太近,仿佛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像对待水和空气那样。让我们回忆起以前那些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美丽岁月,如花一般绽开的美丽岁月。在对美丽岁月的回望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指出细节描写。用心爱心专心妈妈乔典运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有陪着流眼泪的人流眼泪。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打发人家。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粒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撇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面的糁子都差不多。社员们说她好,承她的情,她不领情,她说:“我给你打多了?”有的干部们去打饭,叫她别搅从锅底盛,她装作没听见,还照样搅,便说她是瞎子,她不认帐,她说:“给你打少了?”后来批她斗她,说她不分好人坏人,不分敌人自己人,没有立场,没有觉悟,叫她检查,她怯怯地说:“我想……”质逼她想什么?她喃喃地说:“我想都是人!”她有几个孩子,是用奶水汗水泪水养育大的。别的人家给儿女们痛说家史,说老的吃了多少多少苦,受了多大多大罪,他们才得活命才有今天,叫儿女们铭记在心,别忘了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她不,虽然她吃的苦受的罪比别人大一百倍,她从来不给孩子们讲这些,她心里没想过叫孩子们报恩。孩子们叫她也讲讲。她指指院里树上的鸟窝,说:“鸟还喂子哩,当妈的不该养活孩子?”她不讲,孩子们格外孝顺她。孩子们长大了,工作了,当官了。她还是照老样子生活,吃平常吃的饭,穿平常穿的衣,做平常做的活儿,说平常说的话,只是对乡亲们格外亲近几分。乡亲们说她好,不像有的人孩子在外面干个芝麻籽大的事就烧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