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爱国诗人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爱国诗人辛弃疾作者姓名娄宝云所属单位济南市长清中学联系地址济南市长清中学联系电话13065033730电子邮箱19741012lou@163.com邮政编码2503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所需时间8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辛弃疾既是著名的词人,又是爱国的典范。他的词打上了深深的爱国的烙印。对他的一生,可用郭沫若为其题写的墓联“铜板铁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作为评价。本课将学习他的两首词。其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下阕用三个典故对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他六十多岁筹划北伐,施展雄才大略的愿望又一次落空时写下的一首词。两词所写的年代不同,横跨了作者的半生,但情感却没有改变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辛弃疾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2.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来自何处?3.带辛弃疾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专题划分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4课时)专题二:名家眼中的辛弃疾(2课时)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2课时)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所需课时4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辛弃疾的作品,一篇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另外是词二首《永遇乐·京口北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