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目标:考点考纲解读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4.初步了解能源的开发,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2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2.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反应焓变的计算2.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展示能源的分类从而引入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的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板书】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展示教学目标】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解读本节内容的考纲明确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复习目标更明确1【基础回扣】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1。2、从微观角度(断键、成键角度)和宏观角度(能量图)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3、表示:(1)吸热反应:ΔH为“+”或ΔH________0。(2)放热反应:ΔH为“-”或ΔH________0。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变化。例如:25℃、101kPa时,2H2(g)+O2(g)===2H2O(l)ΔH=-571.6kJ/mol表示:2molH2(g)和1mol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放出571.6kJ的热量思考1:反应热(焓变)ΔH的单位kJ·mol-1有何意义?2、为什么此处一定要标明25℃?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时老师简要板书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中和反应反应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水所放出的热量。(2)示例:1L1mol/L的盐酸与1L1mol/L的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57.3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理解、复述(以填空的形式)画出氢气燃烧反应的能量图理解、记忆理解、复述思考、讨论、回答:每mol是每mol该反应,每mol反应发生时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环境温度不同放出的热量就不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标明各物质的状态;2.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反应在25℃、101kPa下进行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条件;3.△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4.△H的“+”、“-”不能省理解填空梳理主干知识理解△H的符号使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刻认识热化学方程式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明确中和热2H2O(l)ΔH=-57.3kJ·mol-1。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装置如图(2)注意事项①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②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使碱(酸)稍稍________。③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________思考2: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弱酸或弱碱为什么会使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考点突破】【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比较体会实验的严谨性用能量图表示两反应类型更深刻理解吸热、放热反应概念体会实验的严谨性训练学生发散思维针对考点逐一突破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表示方法ΔH<0ΔH>0与化学键的关系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新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大于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3从宏观、微观角度深刻理解两种反应类型例:(2012全国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答案D【考点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