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2.2.1鉴赏诗歌的形象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解析概括人物的形象应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理想抱负等方面去分析。这首词,形象鲜明,情趣生动。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风趣。“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做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自己的容貌被人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作者虽然无端被人嘲弄,却不恼不愠,机智应对他人嘲讽,竟幽默诙谐地感谢“良匠”的抬举,自信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去“蟾宫”折桂。“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幽默诙谐、乐观自信、志向高远的侯蒙形象便跃然纸上。阅读这首词千万别忽略了利用写作背景的介绍。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把他形貌画在风筝上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他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尾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请简要赏析诗歌中“山客”的形象。解析这首诗中的“山客”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要概括“山客”的形象,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其居住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其起居生活有什么特点?答案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体现了“山客”闲适恬淡的心态,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山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①找到诗中描绘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含意。②用精练的话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③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效果。④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诗中的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因而鉴赏这些形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1.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解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无寓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从采石到炼石到出灰到成品,整个过程既是吟咏石灰的诞生过程,但从“若等闲”“浑不怕”等用语可以体会出,诗人又是在抒发君子是如何炼成的感慨,故而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作者以石灰作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答案诗中的石灰象征一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清白自守的节操。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和坦荡胸襟。2.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有着共同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自然或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