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人与文化》教案VIP免费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人与文化》教案_第1页
1/3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人与文化》教案_第2页
2/3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人与文化》教案_第3页
3/3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人与文化》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诵读文本,整理有关文言知识。2、了解孔孟热爱、尊崇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3、懂得“诗”、“礼”、“乐”等传统文化对一个君子精神成长过程的影响和作用重难点:1、理解并翻译本板块中的著名章节2、了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尽信书不如无书”等的含义。教学方法:诵读、谈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创立了古代教育理念和师道思想,最高的教育目标是塑造君子型的理想人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汲取一定的营养。那么孔孟对传统文化是什么态度和认识呢?二、文本研读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激凝】:除了这句,孔子认为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有作用的句子还有哪些?5.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注释】(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再给我数年时光,五十岁学好易经,也许可以没有大错误了。)【评析】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11.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注释】(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2)蔽:概括的意思。(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意思是内心无邪念。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1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同“叛”)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评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激凝】:孔子如此,孟子又是怎么认为的呢?6.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译文】:孟子说:“先王的恩德不存在,《诗经》中的《雅》也就没有继续增多,没有新的《雅》诗,《春秋》才创作出来。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历史的。它们所记的事是齐桓公、晋文公等人称霸的事,体裁则属于历史。孔子说:‘对历史事件评论的标准就由我个人决定了。”【激凝】:孟子认为怎么学习传统文化呢?7.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译文】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评析】孟子是在和学生咸丘蒙讨论有关大舜的事迹时顺便说到读诗的方法问题的。但他的这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人与文化》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