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中学2013年高三历史考前赢分30天第13天考试说明专题1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A.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B.解体的过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解体的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2)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下,“自强、求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开端,诱导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背景: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西方经济侵略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B.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的含义是采用机器化生产方式)C.著名的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绝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E.意义: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A.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一战使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B.主要表现: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2)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A.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巩固统治。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机遇。B.表现: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工商业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3)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A.抗战时期:遭到摧残(联系日军的侵华罪行)。1B.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外贸入超;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这些使得民族工业陷入绝境。(4)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历史地位: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B.历史作用:经济上: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作用。政治上: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等。思想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补差纠错1.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2.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2解题规范1.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