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中学2013年高三历史考前赢分30天第08天考试说明专题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制定:时间:1689年。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等。(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结果: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世纪,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②中央政府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作用: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联邦政府有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3)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同: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性质相同);议会(国会)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地位相同。异:①国家元首的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不同: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总揽军政大权;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②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美国的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英国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掌握行政大权。3.法国共和制和德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5年):总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1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众议院普选产生,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立法、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规定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议长由宰相担任,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补差纠错1.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2.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2解题规范1.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标准答案:A。●解题规范:嗣位法的名称与有关内容教材并未提及,这就需要将题干材料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