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中学2013年高三化学考前赢分30天第29天核心知识化学计算基本上都要涉及到化学反应方程式,许多计算题涉及多步或多个明显的或隐含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较强的综合性,本专题主要讨论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些基本题型,是综合计算的基础。1.独立反应的计算:独立反应是指发生一个化学反应或多个相互间没有必然联系的化学反应,这是最简单的化学计算,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方程式中同一化学式下的物理量要上下一致,不同物质之间要左右成比例。2.平行反应的计算:平行反应一般是两个反应共用了至少一种相同的反应物,其解题方法一般是将两平行反应按一定比例叠加成一个总反应。如H2S和O2一定比例混合燃烧时能发生下列两个反应:2H2S+O2=2S+2H2O2H2S+3O2=2SO2+2H2O3.多步反应的计算:多步反应指某一种初始原料经若干步反应后才得到最终产物。多步反应的计算,可以根据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一步一步进行计算求解,但这种方法计算繁琐,容易出错。因此,涉及多步反应的计算,我们一般根据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称为“关系式”。寻找关系式的方法很多,如:元素守恒法、电子守恒法、方程式叠加法等。例如,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原料FeS2与产物H2SO4之间的关系式为FeS2~2H2SO4。再如,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生产中,由于NO的循环使用,从元素(N元素或N原子)守恒可得关系式为NH3~HNO3。4.过量计算(1)过量计算中过量判断判断的方法:①比例法:将反应物的已知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关系量相比,比值大者即为过量的反应物,然后根据不过量的那种反应物的量来计算。②极值法:常用于某混合物与一种物质反应,如一定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与一定量盐酸反应,或一定体积甲烷、氢气、乙烷混合气与一定体积氧气反应,判断的方法为假设混合物为全为消耗另一反应物最多或最少的一种物质,看能否完全反应,判断出该反应物一定过量过一定不足,从而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计算。(2)过量计算的几种类型:①常规题型:若已知两个反应物的量,应先过量判断,再根据不足量进行计算。②多种反应物混合型:若反应物有三种或三种以上,过量判断时,需判断有哪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过量。③反应物总量确定型:反应物未全部消耗(即肯定有物质过量),需讨论何者反应物过量。④反应物用量不确定型:在有些物质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由于反应物相对用量不同而会导致产物不同,往往借助数轴、极值法等来讨论。⑤金属与酸或碱反应(天平问题)的过量计算:“天平问题”一般涉及两种类型的计算:过量计算和差量计算。1补差纠错(2004,江苏)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CH2=CH2+Cl2→CH2Cl—CH2C1……①CH2Cl—CH2C1→CH2=CHCl+HCl……②请回答以下问题:(1)已知反应①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100%)为98%,反应②中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95%,则2.8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______t,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_______t。(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2CH2=CH2+4HCl+O2→2CH2Cl—CH2C1+2H2O…③由反应①、③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②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①、③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②中氯化氢的产率为b%。试计算: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解题规范1.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做由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mL,产生CO2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ⅠⅡⅢⅣ盐酸溶液的体积/mL30303030样品的质量/g3.324.155.817.472二氧化碳的体积/mL672840896672(1)由第Ⅰ组数据中的CO2体积与样品质量之比,可以推测用2.49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