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大新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平衡》教案●考点阐释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3年春,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2002年河南,11)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3.(2002年新课程理综,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2001年全国,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I2(g)2HI(g)B.3H2(g)+N2(g)2NH3(g)C.2SO2(g)+O2(g)2SO3(g)D.C(s)+CO2(g)2CO(g)5.(2001年广东,13)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用心爱心专心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D.a<b6.(2000年全国,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7.(2000年春,2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8.(2000年上海,19)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9.(1999年全国,19)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和b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A.5ba×100%B.bba5)(2×100%C.5)(2ba×100%D.aba5×100%10.(1999年上海,19)可逆反应:3A(g)3B(?)+C(?)-Q,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和C可能都是固体B.B和C一定都是气体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D.B和C可能都是气体用心爱心专心11.(1999年广东,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amolX,同时生成3amolYC.X、Y、Z的浓度不再变化D.X、Y、Z的分子数比为1∶3∶212.(1999年广东,18)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65,则A的转化率为A.67%B.50%C.25%D.5%13.(1998年全国,1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一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14.(1998年全国,2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A.2B.3C.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