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诗歌的意象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诗歌的意象作者姓名陈利娟所属单位邹城市第一中学联系地址邹城市第一中学联系电话13854706123电子邮箱Xiaozhuzhu127@tom.com邮政编码2735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3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诗歌,除了在形式上讲究节的均齐、句的匀称,押韵外,还特别注意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塑造。所谓“意象”,“意”是意念、意思、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心理特征;“象”是形象、实体、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意象,顾名思义,是“有意之象”。因此,有必要将意象锁定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空间。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失去意象,则诗歌不再具有诗性意味的凭借点。六朝时诗歌已有了意象的概念,唐以来意象被后起的意境所淹没,中国诗学再次关注诗歌的意象,是在引进美国意象派诗歌以后。本单元选题源于人教版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很多诗歌,习题和考试中也经常碰到诗歌鉴赏题。如何更好的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如何有效地解答诗歌鉴赏方面意象的设题?本单元将依托此册课本中李白、杜甫、王维、李清照等人的典型诗歌,进行拓展学习,深入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阅读李白《蜀相》陆游《书愤》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诗歌,指导学生抓住其中典型意象,来把握诗歌情感;专题二:拓展延伸,发动学生搜集资料,总结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内涵。专题三:探究诗歌意象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和在诗歌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进行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古代诗歌意象内涵及作用”的文学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引起同学们对意象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2.了解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并对意象进行分类归纳。3.把握古代诗歌意象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分析意象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复习课本,阅读已学典范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意象的运用;2.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分类归纳常见的诗歌意象。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扩大诗歌意象的范围,深入的理解意象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在自主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动手分析的实践意识。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