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套中人(第1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小说创作的背景;2、掌握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会分析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一、资料链接2、解题"套中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3、作者简介契诃夫,19世纪末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他一生共写了七八百篇中、短篇小说和十几个剧本,小说如《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万卡》等等。契诃夫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朴实、简练,艺术描写的客观性,同时富于幽默感。他自己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他的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很少有抽象的议论。他善于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作品《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美国的欧·亨利(作品《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剧本如《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等。他的作品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同情下层人民学法指导对作者及相关知识要做一番详细的了解。的悲惨遭遇,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4、写作背景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19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二、预习自测3.辨形组词粹(纯粹)荤(荤菜)哆(哆嗦)僻(孤僻)柯(枝苛)淬(淬火)浑(浑身)侈(奢侈)癖(癖好)轲(孟轲)篷(篷子)蓬(蓬荜生辉)宵(元宵)霄(云霄)诮(讥诮)4、词语解释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办事不越过界限或范围。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5、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5分钟浏览课文,概括故事情节)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1-4段)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二部分(5-倒数第3段)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开端:别里科夫准备结婚。发展:恋爱中的两件事——“漫画事件”和“骑车事件”。高潮:柯瓦连科与别里科夫的斗争。结局:婚事失败。第三部分(最后2段)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掌握字音字形三、自主、合作、探究:1、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1)有形的套子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伞、表、刀装在套子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