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册《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型属于新授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学情效果等六个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两个角度说教材地位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古罗马是世界文明中心之一,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对世界影响深远。本课的学习,上与第一单元东方政治文明形成对照,下为第三单元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做好了铺垫,其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命题热点集中在:《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及影响。2、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了解罗马法的演进及主要内容;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学习,分析罗马法的利弊及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原始资料的阅读分析,强化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近代文明影响重大;通过收集资料自主学习,形成对知识的独立判断和理解;通过明确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罗马法的内容及其影响。教学难点: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二、说学情三、学法与教法1、说学法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2、说教法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唤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音乐短片(课件),教师旁白:一栋古老的建筑,隽刻着气吞山河的骄傲;一片残破的遗迹,讲述着金戈铁马1的光荣;一部恢宏的法典,足以使她历千年而不朽,必万古而流芳。伟大注定属于你--罗马,今天我们就将揭开你神秘的面纱。进入本节新课。2、自主学习根据学案完成知识梳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罗马共和制是如何转变为元首制的?元首制具有什么特点?恺撒的个人独裁→屋大维的个人独裁和元首政治的建立。元首制是从共和政体向君主政体过渡的中间环节,其实质在于共和政体形式下的君主专制。元首政治时期,元老院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形同虚设,实际权力由元首操纵。大约从公元3世纪后期开始,元老院逐渐退出政治舞台,元首政治随之过渡为君主政治。合作探究二:《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内容?成果?原因: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烈要求。内容:保护债务奴隶制和家长制,维护贵族利益;成果:成文法按律量刑,贵族不能按习惯法欺诈平民。结论:这是第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把贵族压迫的隐蔽特权变成了法律约束,体现了贵族的德性与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这是第一部自然法,体现出法律的均衡、约束与道义。②内容: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公法)、人.物、继承、契约、民事诉讼法规(私法)③成果与评价:罗马法是帝国境内自由人的“国际法”,它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国家公法与民间私法具备,尤其是私法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民法大全以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巩固帝国政权并促进社会稳定及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4、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一:《十二铜表法》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受到什么启示?答案提示:《十二铜表法》的出现是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是民主法治建设的结果,其实质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罗马共和国。启示:①平民斗争的坚决;②贵族妥协的明智与开明;③平民政治的成熟;④法律建设的超越性的清醒克制和宽宏大量。(这四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