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人民版必修2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影响,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学习要求: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理解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了解民国初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地区、途径、著名企业和代表人物;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重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基于民族工业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对于此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以上几个难点多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阅读图片《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和郑观应《盛世危言》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密不可分,引导学生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一个扮受害者,一个扮记者,进行一次采访,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充分地发挥。培养学生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流程】播放:《天仙配》音乐投影:男耕女织图片问:这段音乐和这组图片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我们今天来学习专题二,此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专题一和专题五,专题一介绍了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专题五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世界市场形成。投影:英国的纺织工厂;中国的手摇纺车工业革命后英国纺织业进入到机器生产阶段,生产形式由手工工场发展为工厂。曾经辉煌的中国纺织业,直至19世纪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摇纺车阶段。在西方先进机器的碾压下,中国传统手摇纺车的命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