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及其原因;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近卫三原则;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对论陷区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2.能力方面:(1)通过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讲述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的过程及其卖国行径,使学生认识汪伪政权是日本统治中国的工具,汪伪集团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从而激发学生对卖国贼的仇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正义感。(2)通过讲述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使学生体会到沦陷区人民过着水深火热般的亡国奴生活,培养学生坚决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战争的情感。(3)通过讲述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激发学生对抗日志士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学生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2)引导学生通过有关的史料,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略方针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处理、运用史料的方法。(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表现,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表格归纳繁琐的历史知识的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重点。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进攻。就中国方面看,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这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学生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容易出现片面性。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2)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是重点,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它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的击为辅。日本帝国主义彻底灭亡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始终未变的,改变的只是不同时期的战略方针。2.难点分析:(1)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是难点。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相持阶段的战略方针以近卫三原则为标志,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有关的史料,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是难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既野蛮又残酷;方式和手段因经济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而花招百出。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头绪多、知识点多。利用表格归纳解决这一难点,可帮助学生掌握、整理知识点的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照片。(屏幕上显示照片《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一部分:学生与黑板)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一所学校——公民小学的一间教室,学生们正在上课。(屏幕显示黑板上的内容)学习的却是有关颂扬日本“天皇陛下万岁”、“日支亲善”的内容。是谁在授课呢?(屏幕显示全照片)一名日本军官。在学们的两侧还站满了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他们正虎视眈眈地监视着这群孩子。现在,我们全明白了,这不是一间正常的教室,这也不是一节正常的课,内容是虚伪的,方式是强制性的,气氛是恐怖的。这就是中国沦陷区的小学生被迫接受奴化教育的写照。这说明,武装侵略、军事进攻只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第一步,它的根本目的是要完全占领中国,收服民心,彻底消灭中华民族,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板书)一、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请大家看《抗日战争形势图》。(屏幕显示此图)1938年秋,昌军先后占领了广州、武汉。(屏幕以红色显示)这样,在完全占领了东三省之后,从七七事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