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概况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条约》及新疆设省黑旗军及纸桥大战中法战争爆发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其影响台湾设行省德育目标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矛盾尖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左宗棠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是由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所导致的,这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能力目标通过对左宗棠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分析《中法新约》的影响,培养学生捕捉历史材料中反映历史阶段特征内容的能力。教学重点俄国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其影响教学难点如果正确评价左宗棠为什么说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教具准备投影仪、关于中法战争形势的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构思本节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知识点,因而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关于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教师在讲清出现这种情况的国际原因后,对于边疆危机的概况,指导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识记即可;关于中法战争,可结合隐去说明的形势图,将其分成陆上和海上两块帮助学生掌握;对于《中法新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应使学生注意到条约内容中反映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的相关内容,并使学生能够说明中法战争的结果。二、导入语例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什么?“及”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两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上一节课,我们一块儿学习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存在以下几个线索:投影显示用心爱心专心到上一节课止,这几条线索的有关内容都已出现过了。世界资本主义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就会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从而引起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那么,当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发展时,西方列强又是怎样加强对中国侵略的呢?……三、新课学习[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向学生讲明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的时间:19世纪70、80年代,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对于世界殖民地的争夺所导致的。对于边疆地区所出现的新危机的表现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进行掌握,对于俄国侵略我国新疆及左宗棠收复新疆可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在黑板上列出教材中所出现的时间,以帮助学生回忆。[中法战争的爆发]关于法国侵略越南及黑旗军和越南军民的抗法斗争,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以下两点:一、这一内容,只属于中法战争的背景,而不能把它放入中法战争的过程中去。二、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时,并不是清朝的将领,而是一位农民军将领,当然,黑旗军也不属清军序列,但教材所提供的刘的归咎却是顶带花翎,那是在中法战争以后的事情。关于中法战争的爆发,要使学生首先明确,这场中法之间的战争不是发生于中国,而是发生于越南。之后可引导学生从海上和陆上结合教材的文字叙述,使学生把握中法战争的整体过程和重要战役,如马尾海战,镇南关大捷,临洮大败法军等。最后,要使学生形成认识:在战场上,中国处于非常明显的胜势。[《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影响]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中法新约》是在中国军队处于对法战争的优势地位时清政府同法国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法国在战场上是一个失败者,但却在条约里取得了它在战前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对外恐惧、软弱的心理。这次战争深刻地反映了这一事实:在腐朽、反动的清朝统治下,任何新式的洋枪洋炮和办一些厂矿企业,都不能使中国抵御外侮,使中国由弱变强,由贫变富。其次,对于《中法新约》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为以下几点:法殖越南;中越开埠;攫夺路权;法国撤军。以帮助学徒进行识记,之后,教师应强调其中“攫夺路权”这一条,最明显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是体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