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科版高三化学分子间作用力教案VIP免费

上科版高三化学分子间作用力教案_第1页
1/8
上科版高三化学分子间作用力教案_第2页
2/8
上科版高三化学分子间作用力教案_第3页
3/8
分子间作用力一、分子间作用力1、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每个分子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整个分子是电中性的。但对每一种电荷量来说,都可设想一个集中点,称“电荷中心”。在任何一个分子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正电荷中心和一个负电荷中心。⑴极性分子:若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互重合的分子叫极性分子。⑵非极性分子:若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互重合的分子叫非极性分子。⑶在简单双原子分子中,如果是两个相同的原子,由于电负性相同,两原子所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这种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果两个原子不相同,其电负性不等,所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种分子就为极性分子。⑷复杂的多原子分子来说,若组成的原子相同(如S8、P4等),原子间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键,这种分子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它有微弱的极性)。如果组成的原子不相同(如CH4、SO2、CO2等),其分子的极性不仅取决于元素的电负性(或键的极性),而且还决定于分子的空间构型。如CO2是非极性分子,SO2是极性分子。2、分子偶极矩(μ):衡量分子极性的大小⑴μ=q.dd为偶极长(正负电重心之间的距离),d为正负电荷中心上的电荷量,μ可用实验测定,单位是库·米(C·m)。⑵应用:①若某分子μ=O则为非极性分子,μ≠0为极性分子。μ越大,极性越强,因此可用μ比较分子极性的强弱。如μHCl=3.50×10-30C·m,μH2O=6.14×10-30C·m②用μ验证或判断某些分子的几何构型。如NH3和BeCl3都是四原子分子。μNH3=4.94×10-30C·m,μBeCl3=0C·m,说明NH3是极性分子为三角锥形,BeCl3为非极性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的构型。⑶诱导偶极和瞬间偶极①诱导偶极:外电场影响下所产生的偶极②瞬间偶极:在某一瞬间,分子的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会发生不重合现象,这时所产生的偶极3.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化学键的结合能一般在1.0102kJ·mol-1数量级,而分子间力的能量只有几个kJ·mol-1。⑴取向力:极性分子之间的永久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它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注意】取向力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分子的极性越大,取向力越大;温度越高,取向力越小。用心爱心专心⑵诱导力:诱导偶极同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间的作用力极性分子作为电场,使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或使极性分子的偶极增大(也产生诱导偶极),这时诱导偶极与永久偶极之间产生诱导力。因此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注意】诱导力的本质也是静电作用。一般来说,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大,诱导力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诱导力也越大。诱导力与温度无关。⑶色散力:由于存在“瞬间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各种分子均有瞬间偶极,故色散力存在于极性分和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注意】色散力的大小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分子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大。⑷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①本质是一种电性作用力(静电吸引),永远存在于分子之间。②力的作用很小。一般只有几—几十千焦每摩,比化学键键能小1-2个数量级。③无方向性和饱和性。④作用范围:是短程力,作用范围仅几百库·米,当分子间距离为分子本身直径的4~5倍时,作用力迅速减弱。⑤对大多数分子,色散力是主要的,一般相对大小,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⑸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①分子间距离,这是主要因素,距离增大,作用力迅速减弱。②取向力还与温度和分子的极性强弱有关:温度升高,取向难,取向力减弱,分子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强。③诱导力还与极性分子极性强弱和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大小有关:极性分子偶极矩越大,非极性分子极化率越大,诱导力越强。④色散力主要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即分子极化率越大,色散力越强。⑹分子间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影响熔、沸点、气化热、熔化热。①液态物质分子间力越大,气化热越大,沸点越高。②固态物质分子间力越大,熔化热越大,熔点越高。③一般说:结构相似的同系列物质(如X2)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变形性也用心爱心专心·Ç¼«ÐÔ·Ö×ÓɫɢÁ¦_++__++¼«ÐÔ·Ö×ÓÈ¡Ï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上科版高三化学分子间作用力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