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 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复习教案VIP免费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 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复习教案_第1页
1/50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 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复习教案_第2页
2/50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 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复习教案_第3页
3/50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如王安石的《孤桐》,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解析要理解诗歌的主题,就必须结合王安石的生平经历。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了。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2.要结合时代特点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都打上印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因此我们读宋诗、宋词和清诗,总感觉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3.要利用暗示信息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解读诗词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二、答题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点二把握思想情感把握评价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常见的设题模式有: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2.××句诗(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物?作者借这两物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以例说法,举一反三(2010·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析诗歌开头四句,乃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阔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丰富而不幸的人生际遇,怎不令人痛感“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呢?而这种际遇实因“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所致。“徂晖”即落日之余晖,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诗人感叹身世,并从自身的不得志中,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的社会现象,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啊!诗人极欲改变这种对比,但又无能为力,因而只有“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以示对社会不公的抗议了。“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欢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它们已成为封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诗人即以此为武器,准备拂袖而去。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明技法,会答题一、解题方法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怜)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 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复习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