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VIP免费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1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过程【注意】“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提出:5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2、酝酿: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一国两制”的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5、正式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二、香港、澳门回归【注意】(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不是历史遗留,而是内战遗留问题。(2)回归后台湾的自治程度比港澳更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1、回归的条件①根本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③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的不断试探。2、回归的时间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历史意义①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千屈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②中华民族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③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重要性和紧迫性①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②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2、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3、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阻力①外部:外国势力干涉②内部:台独势力的破坏(根本阻力)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