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获得教养的途径》(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2.了解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体会语言的严密性。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2.探究与活动,明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3.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科学、严密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2.揣摩文中准确而严密的词语,领会其博大精深思想。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严密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掌握本文中的词语。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新课导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聆听大师的教诲。[推进新课]一、介绍作者及题解:(多媒体显示)师: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代表作有《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二、检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多媒体显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跋涉慰籍闲暇丰盈B.麻痹消谴辉煌斑斓C.敞开戕害天赋魅力D.锦缎痴迷狭隘幻像答案:(C)正确的字依次为:“藉”、“遣”、“象”。三、整体感知文意,理清全文思路。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凝神听读,感受文章的风格。2.师生研读课文:师:课前大家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刚才同学们又凝神听读了一遍,思考一下,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多媒体显示)生:文章可以分为个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第二部分(第2-5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第三部分(第6-7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师:现在来研讨第一部分: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文章的标题的是《获得教养的途径》,第一段提到“真正的修养”,那么,“修养”和“教养”有什么区别?请学生查字典弄清它们的含义。生1:《现代汉语词典》对“修养”和“教养”是这样解释的,“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两者意思相近有又交叉。师:作者是怎样界定“修养”和“教养”的呢?请从文中筛选相关内容回答。生2:作者把“真正的修养”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它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生3:作者对“教养”作了这样的阐释“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师: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矛盾吗?生4: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生5: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师:大家讲的很好。第一段作者阐释了教养的内涵,就是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板书: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