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2、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形象的考题类型和答题模式。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形象的考题类型和答题模式。教学难点: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对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的建构。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考查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步骤。一、导入。1、诗歌中的形象有三种:,,。2、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二是。二、人物形象考查的常见题型:1、请结合XX句,分析XX的人物形象。2、这首诗体现了XX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请简要概括诗中XX的形象特点。4、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三、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分析描写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二)借助旁物字斟句酌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答案】(步骤1)。(步骤2)(步骤3)。(三)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四、小结答题步骤1.2.3.五、布置作业:《创新教程》111页“即时演练”《酒泉子》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表述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中景物形象考查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步骤。一、导入在古诗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景物形象,也就是诗人的感情载体,也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二、景物形象和意境考查的常见题型: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这首诗(词)的前几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三、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和意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③楹:房屋的柱子。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