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了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技能目标: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抽样检测。情感目标:珍惜粮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2重点难点种子萌发的条件3教学过程3.1[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用谈话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植物的一生所要经历的过程。具体活动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诗句。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请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学生解释)这是一首描写草的生命活动的诗句,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哪些过程呢?请同学们看完视频后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回答: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们这一章就来详细地认识一下被子植物的一生。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讲授新课]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播种季节。思考后回答1.为什么在春天播种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2.农民播种前后都需要做哪些工作?生:因为春天很温暖,雨水充足,所以春天播种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生:松土、浇水。师:(播放松土、浇水、种子萌发的照片)一段时间后种子就萌发了。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首先:复习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生:提出问题:种子在哪种环境下才能萌发呢?生:作出假设:讨论后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师:假设是否成立呢?这需要有严格的实验设计来证明。假如给你绿豆种子(若干)、培养皿(4个)、滤纸(若干)、水……讨论回回答,你是怎么设计实验的?师:假如2号培养皿提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最适宜的条件,1号探究的变量是水。你是怎么做的?生:1号和2号培养皿是一组对照实验,往1号和2好培养皿中各放入2张滤纸,各放入10颗绿豆种子,往2号培养皿中滴加水,1号培养皿不加水。将1、2号培养皿都放到橱柜中。师: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样的?生:1号培养皿不发芽,2号培养皿发芽了。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师:若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你是怎么做的生:往3号培养皿中放入2张滤纸,放10颗绿豆,加入一定水分,使滤纸刚好湿润,把3号培养皿放到冰箱。师:你的实验结果如何?生;3号培养皿不发芽。生:老师:我的3号发芽了?师:低温使种子发芽过程变得很缓慢,不利于种子萌发。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师:若想知道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你是怎么设计实验的?生:我往4号培养皿中加入2张滤纸,放入10颗绿豆,加过量的水,淹没种子,把4号培养皿放入橱柜。师:你的实验结果如何?生:4号培养皿不发芽。师:4号培养皿是因为水太多种子不能发芽吗?从4号培养皿和2号培养皿对照中培得出什么结论?生:不是。是因为水太多,导致种子萌发没有空气。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师:从这个探究实验中我们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什么?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师:只要给定以上条件种子就都能萌发吗?生:不一定。种子萌发不仅要有外部的环境条件,而且还有有种子的自身条件。当一粒种子被昆虫咬坏或储存时间过长,已经死亡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师:种子种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正在休眠时期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师:种子要想萌发必须具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三、测定种子发芽率师:(引入报纸)2004年,云南省元谋县发生了一场“红叶三号”劣质洋葱种子的事故。种子发芽率仅10%,406户农民受害,直接经济损失达44万余元。如果你是农民,在购买种子前会做些什么?生: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师:你会怎么测?生:取100粒种子,给定2号实验的条件,最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连续观察几天,看种子的发芽情况。师:假如98粒种子发芽,发芽率怎么计算?生:发芽率=98/100*100%公式: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检测种子数*100%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