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渡黄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捷、弦”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理解“夜以继日、筹划”等词语。2.学习插叙的写法,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机智勇敢。3.了解“明修栈道,明度陈仓”在文中指什么,体会刘伯承、邓小平的英明决策。【能力目标】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的妙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机智勇敢,激发对他们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的妙处,从而感受革命前辈杰出的军事才能。教学难点:学习插叙的写法,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机智勇敢。教具准备:查阅有关刘伯承、邓小平,了解两位革命先辈杰出的军事才干。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掌握作者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方法。用心爱心专心1教具准备:收集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了解相关中国历史。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课件播放刘伯承、邓小平图片资料,问:谁认识这两个人?能说说你对他们有哪些了解。2.简介刘伯承、邓小平。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4.板书课题,齐读:说说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二、初读课文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个故事中,使我们想起三十六计中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来,那么,谁知道这个历史故事呢?请讲给同学们听听。2.那么,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大将军又是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内容。3.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说说你们的体会吧?三、再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先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3.自学交流汇报。(1)读准字音,辨别字形。驻(zhù)捷(jié)侦(zhēn)署(shǔ)伪(wěi)毯(tǎn)碟(diě)筹(chóu)蹲(dūn)弦(xián)(2)理解词语。广阔无垠敏捷夜以继日序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住处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4)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刘邓的渡船准备渡过黄河。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插叙刘邓渡河前的精心部署。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刘邓大军渡过黄河的经过和影响。四、质疑、讨论用心爱心专心21.学生自读、思考:同学们在理清文章思路时,发现文章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2.交流自己的发现,畅淡感悟。文章运用了插叙,更体现了刘邓部署的精心,让我们感悟刘邓的才能。3.读课文,感悟。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六、课堂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完成字词句中的练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插叙的写法,体会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的妙处。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的妙处,从而感受革命前辈杰出的军事才能。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的妙处。2.了解插叙的内容和作用。教具准备:阅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故事,观看电影《大决战》《挺进大别山》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自由读全文,说说文章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3.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在文章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呢?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学生自读、思考: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为什么要在刘邓大用心爱心专心3军渡黄河这件事中插叙这一段呢?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2.小组合作探究。3.班内交流汇报。插叙这一段就是具体向我们讲述刘邓是怎么精心部署这个作战计划,更能突出刘邓的决策英明。三、品读课文,揣摩人物品质学习第一段:默读第一段,找出体现人物品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1.(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