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一年级上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高一年级上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社会危机北宋危机有原因,XX聚焦略说明。①阶级XX政府纵容地兼并,土地集中民贫困。饥寒交迫民抗争,中原边地多义军。②统治内部XX中央集权多机构,互相牵制冗员兴。募兵养兵防抗争,军队“积弱”难取胜。巨额开支成“积贫”,岁贡辽夏常犯境。③XX辽国西夏常犯境,北宋岁币难安宁。2、庆历新政(1043)参政知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中心。①官吏选拔官吏升迁严考核,加强保举防恩荫。②精简机构严肃政令并州县,取信于民徭役轻。新政触犯保守派,庆历新政遭废停。3、王安石变法(1069)①理财措施缓和XX利农民,财政增收医“积贫”。a青苗法仲春贷谷给农民,夏秋偿还息二成⑤。农民免受高利贷,政府收入又大增。b募役法权贵农民皆复役,以钱代役多富人。政府收取免役钱,农民生产负担轻。c农田水利法政府鼓舞兴水利,开垦荒地大盛行。d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重施行,按征田税较公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权贵田地亦征税,国家田赋收入增。e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贱买贵卖物价稳。限制商人稳市场,商品沟通收入增。②军事措施应付辽夏平抗争,医治“积弱”在强军。a保甲法农户十家为一保,保丁作战又农耕。控制人民减军费,抵御辽夏立功勋。b将兵法禁军将官初固定,充实边防强军训。③教育措施选贤用能防“冗官”,提高素养为新政。a科举改革考试科目废明经,增设明法考律令。免考诗赋进士科,专考经义与时政。b整顿太学贤者免试成官员,重编教材重儒经。重视才能轻出生,学校育人造舆论。2.高一年级上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中国封建社会进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3.高一年级上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进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施工场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4.高一年级上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商业进展了解“市”的形成与进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进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进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目的:维护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