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2018届高三模拟试卷(二)文科综合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圩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安徽省巢湖的圩田,可追溯到三国时代的曹魏江淮屯田时期,以后历代开垦不断,尤其在北宋年间发展较快。《宋史·叶衡传》记载,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对巢湖圩田建设影响较弱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质C.土壤D.水源2.巢湖圩田建设可()A.改善土壤水分条件B.根除湖区水旱灾害C.提高巢湖的调蓄能力D.改变湖区作物熟制3.宋朝时期,巢湖圩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A.谷子B.小麦C.水稻D.玉米【答案】1.B2.A3.C【解析】本题组以我国圩田为载体,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考查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圩田的作用及其适合种植的作物。【1题详解】根据材料圩田是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大多位于气候湿热、水源充足的地区,且发展种植业的地区需要土壤较为肥沃,A、C、D项错误。地质条件对圩田建设没有影响,故A项正确。【2题详解】根据材料,圩田的作用是挡水护田,防治过多的水进入农田,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故A项正确。圩田能够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但是无法根除水旱灾害,B项错误;圩田对湖泊的调蓄能力没有影响,C项错误;作物熟制由气温决定,圩田不会改变农田的气温条件,D项错误。-2-【3题详解】根据材料“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圩田种植的作物为“谷”,最可能是谷子或水稻,B、D项错误。谷子主要产区位于黄土高原,且为旱作作物,A项错误;巢湖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充足,最可能是水稻,故C项正确。【点睛】谷子与水稻。谷子,属旱作作物,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谷穗一般成熟后为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水稻,草本稻属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中国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读世界范围内某地区的传统民居和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当地传统民居为木质角楼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寒冷,木质结构利于保温B.避免地质灾害的侵袭C.气候湿热,有利于通风散热D.为了顺应地形地势5.该地可能位于A.东非高原B.云贵高原C.伊朗高原D.巴西高原【答案】4.C5.D【解析】本题组以传统民居及当地的气温降水柱状图为载体,贴近生活,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降水图的判读等。【4题详解】根据气温降水图,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气候炎热,木质结构角楼利于通风散热,故A项正确,C项错误。木质角楼无法避免地质灾害的侵袭,B项错误;读图可知,该木质角楼位于山脚的平坦地区,没有顺应地形地势,D项错误。【5题详解】根据气温降水柱状图,该地区最冷月气温高于15℃,属于热带气候;全年各月降水量均较高,故该地气候类-3-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伊朗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圭亚那高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点睛】气候的判读(一)以稳定半球根据各地最冷月或最热月出现的月份,可以确定其所在的半球,其判断指标如下表:半球名称气温最热月气温最冷月北半球6、7、812、1、2南半球12、1、26、7、8(二)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热量带(即气候带)。见下表。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最冷月均温值>15℃0-15℃<0℃最热月均温值<10℃典型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三)以水定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资料提供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