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5地铁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1前言1.1盖挖法原理盖挖法施工技术是用连续墙、钻孔桩等形式做围护结构和中间桩,然后设置盖板,在盖板、围护、中间桩保护下进行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盖挖法结构施工有逆作与顺作两种施工方法。逆作法是指按土方开挖顺序从上层开始往下进行结构施工;顺作法是指在土方全部开挖完成后,从底板开始结构施工。1.2盖挖逆作法的技术特点⑴对围护结构和中间桩柱的沉降量要求严格,以免对上部结构造成不良影响。⑵中间柱如为永久结构,安装就位困难,施工精度要求高。⑶为了保证不同时期施工的构件相互间的联结达到设计的状态,各种施工误差要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并有可靠的联结构造措施。⑷除在非常软弱的地层中,一般不需再设置临时横撑。⑸由于是自上而下分层建筑主体结构,故可利用土模技术。⑹挖土和出土往往是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工序。1.3盖挖逆作法的优缺点1.3.1盖挖逆作法的优点⑴由于结构本身用来作为内支撑,所以它具有相当高的刚度。这样使围护结构的应力和变位减小,提高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也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施工是在顶板和围护结构保护下进行的,安全可靠,不受外界气象条件的影响。⑵适用于任何不规则形状平面或大平面。⑶已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地基回弹量。1.3.2盖挖逆作法的缺点⑴需要设临时立柱及立柱桩,增加了施工费用。且由于支撑为建筑结构本身,自重大,为防止不均匀沉降,要求立柱具有足够的承载力。⑵混凝土的浇筑在逆作法施工的各个阶段都产生先后交接处,这不仅给施工带来不便,而且出现结构、防水等问题。1.4盖挖逆作法的适用范围盖挖逆作法的采用要从周边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工期、造价、安全性、建筑物规模形状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以下情况可采用盖挖逆作法。⑴大平面的地下工程一般说,对开挖平面的一边边长超过100m的大面积工程,由于平面为大跨度,内支撑长度将超过其适用界限。⑵大深度的地下工程大深度开挖时,由于卸除了大量的土重,基底会产生回弹现象,这将使建筑物在工后出现中央下凹的现象。采用逆作法,逆作结构的重量置换了卸除的土重,因此它能有效地控制这种现象。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侧压也就随之增大,对内支撑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就会很大。而逆作法是以结构本体作为支撑,具备了相当大的刚度。⑶复杂形状的地下工程当平面形状是一种复杂的不规则形状时,内支撑的压力传递就很难进行。采用逆作法,结构本体就是与平面形状相吻合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大大提高了安全性。⑷周边状况复杂、环境要求高的工程当在要求围护结构变形量特别高时,采用逆作法施工,逆作结构作为结构本体,本身具有很大的刚度,能有效地控制整体变形,从而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流程2.1工艺流程先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和中间桩柱,围护结构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或帷幕桩,中间支撑则多利用主体结构本身的中间立柱。开挖表层土至主体结构顶板底面标高,可利用未开挖的土体作为土模浇筑顶板。顶板同时作为一道强有力的内支撑,防止围护结构向基坑内变形,待回填土后将道路复原,恢复交通。以后的工作都是在顶板覆盖下进行,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并建造主体结构直至底板。施作围护结构及中间柱→土方开挖至顶板标高→顶板地模→顶板结构钢筋混凝土→待顶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下层土石方至中板标高→中板地模→中板结构钢筋砼→待中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开挖下层土石方至基底→施作底板垫层砼→底板结构钢筋砼→施作站台层侧墙→施作站厅层侧墙。两层双跨结构施工顺序参见图2-1。图2-1施工顺序图2.2土方开挖及运输2.2.1明挖层土方施工第一层采用机械一次性分幅开挖。2.2.2盖挖土方施工⑴开挖方法一般利用两端风道作运输坡道,小型机械开挖,小型运输车辆装车外运土方。有作业条件时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直接装车运输;放坡不能开挖部分采用机械台阶后退法开挖,汽车外运;端头剩余部分采用小型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垂直起吊,再装车外运。⑵临时道路为向车站内进料出碴,在两侧分别设置一条运输坡道,坡道纵坡根据现场条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