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7的加减法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6、7的加减法说课稿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45—46页。一、说教材(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6、7的加减法,是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由以前的一副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力于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摆小木棒和摆图片的两幅直观图让两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7-1=6,7-6=1两个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副情境图并配合情境图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去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巩固用一副图表示两个算式的知识。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如第一组都用6朵花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材还安排了有关算式书写方法的内容,开始要求学生在练习格里写加、减法算式。(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灵活掌握6、7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图意,正确列式,理解加、减法算式的含义。2、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育学生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采纳动手操作,观察的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探求新知识,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和讨论,给学生制造思维想象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地猎取知识。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算式,说得数。3+14+13+25-02+24-34+03-35-23-25-43+32、复习6和7的组成。1和()组成6,4和()组成6,6分成()和(),6和()组成7,7分成()和(),7分成()和()。(教学设想:复习旧知识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新授课1、老师谈话。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6、7的加减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三、学习新知识1、教学5+1和1+5.(1)、出示小朋友数小棒图。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在数小棒?他们坐的位置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怎样的?桌上有几根小棒?小棒放在什么地方?(2)、指导学生摆小棒列算式。①、每一个同学拿出6根小棒,左边摆5根小棒右边摆1根,谁能说一说这一副图的意思?从左往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5+1=6为什么5+1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②、请大家从右往左看,想一想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1+5=6为什么1+5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这样想: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③、比较:看的是同一幅图,为什么却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呢?(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老师进行总结)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算式。问:这两个算式哪个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引导学生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教学4+2和2+4(1)、让学生用小花操作:左边摆4朵小红花,右边2朵小黄花。老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自己摆的小花。从左往又看,先是几朵小红花?后是几朵小黄花?一共是几朵花?怎样列算式?算式:4+2=6老师:现在请同学们从右往左看,先是几朵小黄花?后是几朵小红花?一共是几朵花?算式:2+4=6(2)、比较4+2=6和2+4=6。问:假如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想:4和2组成6,所以4+2=6)怎样想: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