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管理学院办学点商务管理专业班平衡计分卡在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完成期限:自2010年6月13日至2010年10月20日止指导教师李晓梅办学点负责人商如斌批准日期2010.6.13学生李东梅接受任务日期2010.6.13注:1.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或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2.“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一、设计(论文)原始依据(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国有企业已经成功的引进了平衡计分卡参与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但是民营企业与之相比,由于两者所有制结构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时间也不同,所以体现出来的效果自然就不同。国有企业是在组织内绩效管理出现了问题,平均主义过于严重,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工作效率低的情况下使用平衡计分卡的,由于国有企业资金和人才的富足,这就好比把种子种在土壤富饶的地方一样,结出来的果子一定比把种子种在贫瘠的地方大。而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基础设备相对较差,再加上人才的短缺,所以,要在我国民营企业中采用国有企业引进平衡计分卡的模式自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本文将要探讨民营企业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对策。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彼此影响相互推动的角度,构建出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框架体系,改变了传统绩效管理只注重财务指标而不重视非财务指标(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的绩效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强调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它把企业战略放在了绩效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战略指导绩效管理,以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平衡记分卡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将宏观的、抽象的战略转换成运作方案或工作计划的思维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一项战略执行与监控的管理工具,结合战略与绩效管理协助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强调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竞争要求选择若干关键性衡量指标。这种思想恰恰能够指导民营企业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因此,民营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改进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1992年2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联合发表了一篇题为《平衡计分卡:驱动业绩的评价体系》(TheBalancedScorecard-MeasuresthatDrivePerformance)的文章。这篇文章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的诞生,文章勾画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结构由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共同构成,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是将战略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衡量指标,从而形成一个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全面业绩衡量指标体系。保罗·R·尼文(NivenPaulR)在2002年出版的《平衡计分卡的实用指南》一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向人们展示了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然后渗入到企业管理中去,最后持续保持取得的改进效果。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专著,填补了平衡计分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空隙。保罗·R·尼文(NivenPaulR)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如何设计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一书中,展示了如何设计适合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平衡计分卡,并构建了一种通用的框架,将组织的战略宏图转化成具体的运营目标和执行指标,以帮助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显著提高运营效果和财务效果,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休伯特.卡.兰佩萨德在《全面绩效计分卡》中,介绍了一个组织改进、发展和学习的整体综合概念,它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平衡计分卡模型相结合,将个人平衡计分卡与组织平衡计分卡相结合,将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相结合,对企业的绩效起了推动的作用。孙永铃在《平衡计分卡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战略在一个企业中的重要性,而我们中国的企业虽然懂战略,但执行不好,因而提出平衡计分卡是在企业战略管理上比不可少的工具。康晓梅在《我国饭店企业平衡计分卡实施问题研究》论文中,提出平衡计分卡适用于除了财务利润以外,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本、服务流程、顾客、品牌经营来创造财富的企业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贡献越大的企业,平衡计分卡展示的效能越明显。我国饭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