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李崇断子》(含练习题答案)李崇断子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奉伯咨zī嗟jiē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jié奉伯诈状。奉伯乃款引曰:“先亡一子,故妄认之。”【注释】为:担任。先:以前,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是:这,这样。亡:丢失,失去。所:……地方。状:情况,情形。言:说。郡县:这里指郡县里的官员。易:容易。旬:一旬等于十日。向:以前,不久前。胜:承受得住。咨嗟:叹息。而已:罢了。殊:特别,很。诘:问罪,究办。款引:从实认罪。妄:胡乱。【参考译文】范仲淹年少时很贫穷,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交往。正赶上那个术士病危了,让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于是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存做好标志,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正好想推辞的时候,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神术,以前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就让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那个密封的标志依旧完好如初。【拓展】本文选自《太平御览》。宋代一部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等学者编纂,收集了各种书籍的资料汇编在一起,总共上千卷。宋太宗花了一年时间,读完这本书,所以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课后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遇贼亡失()(2)崇察知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3.李崇“以儿还泰”的依据是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