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镐京中学薛团斌一、学生起点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但缺乏系统知识来规范。初中一年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生活。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分组合作与交流,帮助他们通过直观形象地感知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是完成本节内容的关键,因此要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首先通过生活常识提问及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新课内容,进而判断事件类型,并不断渗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在经历猜测、试验、探究、交流与分析过程中获得结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本节课倡导探究式学习,为此,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通过猜测与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切身感受什么是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通过创设游戏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难点:理解生活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内容: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思考: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6个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的奖球,其中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摇匀后,从盒中任意摸出1个球.那么1能中奖吗?2能中一等奖吗?3能中四等奖吗?今天我们学习第六章《频率与概率》第一节的内容“感受可能性”,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并解决相关问题。目的: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引发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直接切入本节课题。板书课题感受可能性第二环节:思考下列事件(一)活动内容:教师提问——“下列事件一定发生吗?”思考1:(1)抛出的粉笔会下落;(2)太阳从东方升起;(3)今天星期五,明天星期六;(4)明天的太阳从西方升起;(5)如果今天星期五,那么明天是星期天;(6)正数小于负数;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引出本节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板书概念,其中1,2,3说明“什么是必然事件”4,5,6说明“什么是不可能事件”进而让学生了解何为确定事件。思考2:(1)2015年8月20镐京地区会下雨;(2)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上。(3)买彩票恰好中奖(4)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广告活动目的:使学生在有趣的问题中体会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活动内容:甲袋中有6个白球,乙袋中有6个红球,丙袋中有红球、白球共6个,且三个袋中所有的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判断下列事件各是什么事件:1.从甲袋中摸到一球是红球。()2.从甲袋中摸到一球是白球。()3.从乙袋中摸到一球是红球。()4.从乙袋中摸到一球是白球。()5.从丙袋中摸到一球是红球。()6.从丙袋中摸到一球是白球。()活动目的: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事件的定义和分类为第四环节做铺垫。第四环节:比一比,合作学习活动内容1:游戏——接力比赛:(看谁说得多)比赛要求:全班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老师随机的在这两组叫同学回答问题男生组先说出一个生活中的事件,女生组来判断是什么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然后女生组说生活中的事件,男生组来判断,最后对得多的组获胜活动目的:⑴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⑵交给学生收集,分析,让他们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注意事项:⑴有争议的事件,由组内的同学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裁判,并作好记录,教师要仔细聆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