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校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和建议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学生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本校的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现状和兴趣进行调查,从学校的运动设施、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揭示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关键词:体育锻炼、兴趣、小学生、体育设施在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①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应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和综合素质。1.前言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体育兴趣的培养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起点和依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我们如果加以引导,培养,使之成为一种锻炼习惯,就会让我们的学生终生受益。因此,作为一名称职的小学体育老师,如何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我们的职责。本校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总体面积小,运动场地也相应的不足,设施不完善,设置单一,运动器材也比较缺乏。学校内有一个七人足球场、一个周长为150米的田径场、一个标准篮球场、两张乒乓球台和一些群众活动体育设施。在场地有限和器材缺乏的情况下,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也照常进行,如体育大课间、广播体操,并设置一年级每周四个课时和二到六年级每周三个课时的体育课时量,目的是更好更快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但真正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不是很多不喜欢体育和对体育抱无所谓的态度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体育兴趣不高是直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运动现状和兴趣的了解与调查,揭示影响学生运动兴趣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措施。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本校学生2.2研究方法2.2.1访谈法向学生和班主任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部分学生进行课堂讨论。2.2.2文献资料法分别在国内部分体育期刊、书籍、互联网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2.2.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整理。3、结果与分析3.1学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13.1.1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不高。所谓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主动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是指人们主动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并试图从中获得愉快心情的心理倾向。②我校学生在进行课间操和体育课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选择性地参与,某些学生会以不喜欢、不舒服为由,拒绝参与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体育项目。而对于自行组织或进行的课外体育锻炼,更多的学生选择放弃锻炼机会,可见,本校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不高。3.1.2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较为单一。本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受农村传统和学校限有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等条件制约,在体育课上,老师所能进行施教的项目较少,因此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掌握程度有限;此外,活动场地的限制,导致学生在学校能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减少,因此,我校学生所参与的体育项目较为单一,主要以跳绳、跑步、踢毽子、乒乓球为主。3.1.3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频率不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老师的询问,发现本校学生除了体育大课间、课间操和体育课以外,能自行组织和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不多。而针对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进行统计与分析,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是每周两至三次,活动的形式主要以校内跑步、踢毽子为主,某些学生家长在节假日会带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游泳、打羽毛球、爬山、散步等。而活动时间的长度方面,校内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半小时,校外的活动时间一般为一到两个小时。从以上数据可见,我校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频度不够,而且活动的时间明显偏少。3.1.4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强。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