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与管理的实践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郑娥梅(亳州市风华学校数学组)摘要:交流的载体是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数学交流主要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学习、建立与使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呢?成为新课标下的一大难题。关键词:生本教育;管理;有效;交流1、发现问题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不同观念或不同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2、分析问题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然而现在的课堂叽叽喳喳,而学生依旧掌握的不够好,可见交流的实效不是很好,究竟我问应该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引导才能让孩子们交流的有效果?值得我们好好探究!3、理论探讨生本教育主要是指依靠学的教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沉闷为开朗、变间接为直接、变呆板为灵活,取得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又是以生为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体系。所以如何引导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有效交流就是很关键的问题。4、拟定计划第一阶段:培养学生交流的方法第二阶段:通过公开课,观课议课,反复讨论交流,寻求有效的教师引导方式第三阶段:将好的引导方式应用到教学当中5、实施行动、搜集材料我们就“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为例,第一天上午请陈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预习:认真阅读课本111-113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在“小明手头有12张面额分别为1元,2元,5元的纸币,共计22元,其中1元纸币的数量是2元纸币数量的4倍,求1元,2元,5元纸币各多少张.”这一问题中有几个未知量?几个相等关系?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请写在下面空白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_____,把“三元”化为“____”,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____________,进而转化为解______________.即三元一次方程组消元_______方程组消元_________方程这组方程组是用代入法解决的,你能用加减法解出来吗?试一试师:有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讲讲是如何解得?生:我用加减法(学生边讲教师一边板书)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6、整理描述及评价: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讨论。陈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只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老师们普遍感到陈老师的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教研组长汪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国家和安徽省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解方程教学要“提倡解法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积累方程(方程组)的感性认识,探究解题方法”的新要求。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共同认识: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法多样化。换言之,解方程(方程组)教学的重心不能只放在结果上,应更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解题方法的过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的能力。7、再次实施、收集材料:第二天,陈老师在课本问题引入之后,接着又展开了以下教学过程:师:动脑筋想一想这一题该如何解?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多?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师:请把你的方法说一下:生1:用代入法先消x。生2:用代入法先消y。生3:用代入法先消z。生4:用加减法先消x。生5:用加减法先消y。生6:用加减法先消z。生7:......8、再次整理描述及评价:我们教研组的所有老师观课后,一起坐了下来。对于这堂课,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有老师说: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