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投资与班级管理-—文献学习心得来宾实验学校李云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影响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情感教育的重要地位。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情感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行动,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在实践中,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感情的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正确的激励手段适时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是我们班主任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一、班主任和情感教育在日常生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时常为"后进生"感到头痛。如果对这些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问题大多并不在于智力缺陷,而在于情感缺陷,如冷漠、不会控制冲动、自我约束力差、内心孤独等,极大地干扰了他们的智力发展。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情感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和品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情感,指的是人受外界刺激所表现出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如喜欢不喜欢、愉快不愉快、满意不满意、需要不需要等,它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感染性。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除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纠正和管理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情感智商,使他们人格得到完整的发展。1、情感教育对班级管理的影响情感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健全人格、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许多班级工作经验表明,班级开展的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师生之间应搭起情感的桥梁,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谐融洽的气氛,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团结合作,教育的内容就能在情感的传送带上顺利通行。如果师生间的情感疏远,心理距离大,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回避心理,那么,这个教师首先就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教育的内容就更难被接受了。情感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心理因素,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身心健康,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爱好、气质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情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只有注重情感教育,以平等地位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其个性,才能把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到教育内容的轨道上来,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2、班主任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对学生是漠不关心,还是关怀体贴;是耐心温和,还是烦躁易怒;是情绪稳定,还是反复无常;对学生的错误是暴跳如雷,还是宽容大度,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对他们情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表现出的情感大致有三种类型。(1)热情、细致、耐心型。这类班主任充满爱心,对待学生满腔热情,他们情感细腻,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情感及行为表现的细微变化,并有足够的耐心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2)冷漠、被动、置之不理型。这类班主任只注重学生的外在行为和学习成绩,满足于完成任务,忽视学生的情感苦恼,不积极主动找学生谈心,不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增进师生的亲切感,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问题。(3)压制、轻蔑、放任自流型。这类班主任对班级工作表现出厌倦心理,不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很少过问班级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声色俱厉地批评指责,或予以惩罚。1这三种情感类型中,第一种能有意识地以个人良好的情绪体验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受到学生欢迎。后两种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机会,最终影响学生智力和品德的发展。3、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根据所教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情感教育:(1)树立良好的情感形象,当好"情感"榜样。学生的情感学习不仅通过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也通过班主任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及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树立的榜样来实现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对学生的情感有着直接的,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情感形象,对自己的情感状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自身情感能力的培养,防止自身存在的情感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