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商务的概述1.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国际投资2.国际贸易的定义。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定义: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处联系的主要形式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3.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定为哪些,其定义过境交付:境内—境内境外消费:境内—其他商业存在:境内自然人流动-境内4.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具有无形性;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不经过海关5.国际投资的定义、特点、类型定义:一国的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资产或生产要素,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无形、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特点:资本样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是对资本的跨国运营活动期限: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特性: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资源:公共投资、私人。6.当代国际商务的发展特点国际货物贸易迅速增长、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7.定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阶段)、国家优势竞争理论(六要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三优势>)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产品,基础是有利的自然资源优势或某种生产技术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应集中生产那些优势最大或者劣势较小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赫俄理论)-比较优势是国家要素禀赋引起,其指国家资源技术差距理论(波斯纳)-拥有新技术而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垄断地位,引起出口产品生命周期(弗农)-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态势、机会、政府作用对外投资理论:垄断优势为其决定因素。市场内部化-由市场非效率性造成中间产品交易的低效率,跨国公司为保障自身利益,而将交易改在公司所属各企业之间的一个内部市场进行。动因:防止技术优势的丧失、节约交易成本。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1)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独有的、国外企业无法获得的,处于特定优势,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是跨国公司从事海外投资的基础2)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的内部。3)区位优势:由自然、经济、制度和政策因素形成8.跨国公司的定义、特征、组织形态定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相互联系的分支机构,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大型国际性企业特征:战略全球化;内部一体化;运作多样化;技术内部化组织形态: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避税地公司、9.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全球产业链;跨国并购增加竞争力;核心化发展10.跨国公司在国际商务中的作用推动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促使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增加;促使公司内部贸易的增加。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11.政治法律制度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对进出口进行限制;对国际投资的限制政治风险:没收、征用和国有化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汇兑限制风险;延迟支付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第二章外汇与国际收支1.外汇的含义、功能定义: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直接用于清偿国家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功能:实现各国货币购买力相互转换;实现国际贸易的快速结算;实现在不同国家间的资金流转;实现本国货币价值的稳定。2.汇率的定义、标价方法、汇率的分类定义: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交换比例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以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当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本国货币的数额增大时,外国货币币值上浮,本国货币币值下降2)间接标价法-以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当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外国货币的数额增大时,外国货币币值下降,本国货币币值上升汇率的分类:1)买出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2)基本汇率: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3)套算汇率:根据不同的基本汇率套算出的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4)电信汇率、信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