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改办[2011]05号固镇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根据《固镇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固政[2009]61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指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政府采取补助和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财政奖补。第二章财政奖补的范围和标准第三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范围:主要是以村民(包括国1有农林场农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的“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具体包括:(1)村内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是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项目;(2)道路修建,是指行政村内村组道路修建等项目;(3)植树造林,是指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公共绿地、公共闲散空地和新农村建设绿化等项目;(4)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主要是集中供水设施的购建、主管道的铺设等项目;(5)环卫设施建设,主要是村内排污沟、垃圾存放点、公厕、垃圾箱等项目;(6)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主要是村内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等;(7)村民认为需要的其他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第四条跨村以及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按现有的投入渠道解决,原则上不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解决。农民房前屋后的修路、建厕、打井、植树等投资投劳,由农民自己负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定,不得超标准、超规定向农民群众筹资筹劳。超过农民承受能力、举债兴办的村内公益事业项目,不得列入财政奖补范围。第五条财政奖补的标准:财政补助标准为各级财政奖补对农民筹资筹劳的比例不低于50%(人均不低于25元,其中县财政2奖补人均不低于5元)。第三章财政奖补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第六条财政奖补资金的筹集:一是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财政奖补资金;二是县级财政根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从财政预算内每年专项安排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可结合实际,在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用途、管理主体和管理办法不变的前提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与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捆绑使用,分别管理。并视财力状况尽可能多安排奖补资金,鼓励集体经济投入,倡导社会各界捐赠赞助,逐步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补助、部门扶持、社会捐赠和村组自筹相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第七条财政奖补资金的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由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综改办)设立专户,专账管理,专项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奖补。村民筹资(包括筹劳折资)、村集体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由乡镇财政所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专项资金专户”分村专账管理核算。第八条财政奖补资金的使用:财政奖补资金和村民筹资筹劳款的拨付和管理办法按照《固镇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执行。第四章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组织实施第九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程序3为:(一)项目申报:拟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行政村,应根据本村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确定拟建项目、投资规模和筹资额度。严格按照《安徽省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条例》规定和程序,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表决通过形成决议后,在村内进行公示,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对于建制村中部分群体受益项目,可以以村民小组或以自然村为单位民主议事。对相邻村共同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以分村议事,分村筹资筹劳,分村核算管理、联合共建。村级上报项目时需提供以下资料: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2、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会议记录;3、项目实施方案;4、村民实施监督小组成员名单;5、一事一议项目公示情况表;6、一事一议项目农户筹资筹劳清册等。(二)项目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收到项目申请后,及时安排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对村上报的项目从筹资筹劳、项目范围、概算等进行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将审查意见和相关申报材料以正式文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