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第1页共20页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习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教学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课时目标:1使学生会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2掌握试商的方法3能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第2页共20页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教具学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上个星期,体育老师带了90元钱去买足球,每个29元请问最多能买几个?还剩多少钱?学生自由练习二:自主探究师可以让学生中的典型代表到台前扮演,扮演之后说一说做题方法的理由学生集体交流,互相补充指正。(大部分学生能把29看成30来试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来运算。处理例5下面的“做一做”并说明方法学生扮演并交流师:转眼又到了星期天,上次体育老师买的足球不够用,这次又带了200元去买,经过讨价还价,每个花28,你能帮忙算一算能买几个?剩多少钱?学生练习第3页共20页师找同学说想法,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及时处理解决。学生相互交流并指正。三:反馈练习例6之后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四: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的3、4题反思: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看着同学们能进入角色,创设情境显得有为重要。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但是,我们在创设情境中,不能仅仅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而设置,数学课上的情境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学习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从普通的事例中敏锐的观察到数学信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本节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