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观察生物新版浙教初中《科学》七年级(上)课件系列第2节细胞(二)(显微镜的使用)126453123观察细胞的工具是什么?1、镜座2、镜臂3、倾斜关节4、载物台5、压片夹6、遮光器7、反光镜8、物镜转换器9、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11、目镜和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载物台压片夹载玻片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光圈观察仔细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面写着什么?想一想,它代表什么?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长目短二、显微镜的使用1、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3)转动反光镜,面向光源,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低倍物镜通光孔载物台三转光线载物台通光孔反光镜物镜白亮的视野载物台注意: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在目镜里看见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光线暗时,大光圈、凹面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3、放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4、调焦(调距)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5、观察物像不清晰时怎么办?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注意:此过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1、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间2、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放大倍数不够时怎么办?——切换成高倍镜当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先粗调再细调”视野中的物像与原像的关系?上上慢慢向上移动装片,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上下相反,左右相反上上慢慢向右移动装片,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上上当观察到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时,应如何移动装片,使它位于视野中央?显微镜的使用6.整理(1)取下装片(2)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3)镜筒下降至最低(4)将反光镜转至与载物台垂直——显微镜复原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安放2.对光3.放片4.调距5.观察6.整理1、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节?要想让视野变暗,可用平面反光镜或小光圈要想让视野变亮,可用凹面反光镜或大光圈见课本43页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镜筒会下降,眼睛盯住物镜,以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并且损伤物镜。3、慢慢移动载玻片时,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同、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确物像是原物的(正像、倒像)。相反倒像练习:1、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观察物像,最好使用()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B.高倍物镜,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C.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2、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字。请问透明的纸上写的是什么?上3、用油性笔在载玻片上写了小小的“F”,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F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这时观察到的表皮细胞数目和大小如何变化?()A、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B、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小;C、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大;D、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小;显微镜序号目镜物镜15×8×210×40×315×10×420×45×5、用下面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哪一台?为什么?6、用高倍镜观察的操作顺序是()1、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3、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4、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A、2341B、1243C、2143D、2314D画图:1、大小适当,在纸上位置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2、先用铅笔描轮廓,再画结构。务必使图形真实。3、边沿用连续的线条表示,内部明暗用疏密不同的点表示,暗的地方点密,亮的地方点疏。4、字尽量标注在图的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