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占曼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①(3+2)×43×4+2×4②2×(11+9)11×2+9×2③20×5+4×5(20+4)×53.观察、激趣、导入。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㈠演示: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㈡探究概括规律:1.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结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3.逆用乘法分配律、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三.质疑联想,拓展认识。四.巩固运用规律。(一)数学医院:判断正误。①2×(6+5)=2×6+5②(25+7)×4=25×4×7×4③35×9+35=35×(9+1)=350(二)连一连:3×17+5×17(22+44)×30(18+4)×618×6+4×622×30+44×3060×20+60×3060×(20+30)(3+5)×17(三)做一做:①103×32②99×32(四)巩固与发展五.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六.归纳概括,完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