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活塞的是碱式滴定管B滴定操作时,用左手摇动锥形瓶,右手控制滴定管C滴定管在滴定前都应排除尖嘴部分的空气泡D滴定时两眼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以免滴定过量2、关于酸碱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指示酸碱滴定的终点B指示剂出现明显颜色变化时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完成C都是有颜色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D加人酸碱指示剂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滴定的结果3、下列关于滴定管及其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用滴定管的最小刻度差是0.01mLB为保持滴定管竖直放置,滴定过程中应用滴定管夹固定滴定管C碱式滴定管也可以盛放KMnO4、AgNO3、I2等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D25mL滴定管盛有25mL溶液时,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恰与刻度值25.00保持水平4、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2mol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4mol5、甲、乙两人用同一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溶液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刚用水洗过的且存有蒸馏水珠的锥形瓶中,基它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你的判断是A甲操作明显有错B乙操作明显有错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D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大6、25℃,用0.01mol/L硫酸滴定0.01mol/L烧碱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至终点时判断有误,甲多加了一滴硫酸,而乙则少加了一滴硫酸(20滴为1mL),则甲和乙最终(H+)的比值为A10B50C5×103D1×1047、两种等体积的一元弱酸中,用同种浓度的NaOH溶液作用时,中和能力较强的一种酸是A[H+]大的B电离度大C物质的量的浓度大的D导电能力强的8、体积和pH值均分别相等的A(强酸)、B(弱酸)两种酸溶液。已知B的电离度为1.3%,则两种酸溶液中和碱溶液的能力AB是A的1.3倍BB是A的1.13倍CB是A的76.9倍DB是A的98.7倍9、有一混和液可能由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现取等体积的两份上述溶液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同样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当达到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如,V1<V2<2V1,则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ANaHCO3BNa2CO3CNaHCO3、Na2CO3DNa2CO3、NaOH10、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其化学式为C6H8O6,相对分子量为176.1,如每升新鲜橙汁中,VC含量在500mg左右,它易被空气中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氧化。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用滴定法测定了某种待测橙汁中VC的含量,其测定的主要化学反应是+I2→+2HI(VC)(脱氢VC)关于此滴定实验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时可用1~2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B滴至滴定终点后,混合液置于空气中约5min后,蓝色变得更深C若滴定时反应偏慢可剧烈摇动锥形瓶或适当加热D20.00mL待测橙汁用7.50×10-3mol/L的碘溶液15.00mL正好滴至终点,该待测橙汁中Vc含量为990mg/L11、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已有铁架台、滴定管夹、碱式滴定管、烧杯等,还必须的仪器是:;(2)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厘米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V1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V2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②滴定管用待装液润洗之前,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③若漏掉上述B步骤,直接结果是。④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⑤在整个滴定过程中,两眼应该注视着。(3)下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那么c(NaOH)=。(4)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12、有BaCl2样品,其中含有少量M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