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蕲春县赤东镇白河中学陈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2.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3.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机智的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能让梨的孔融,还有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年仅七岁的陈元方,他是课文《陈太丘与友期》里的主要人物.板书:《陈太丘与友期》3.解题:首先看看标题怎么理解,陈太丘不是人名,太丘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相同的还有苏东坡,期是约定,综上所述,标题意思是一个在太丘做官姓陈的人和朋友有约定.二.独立自学(一)朗读感知1.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强调不----通“否”2.听录音,自己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出示已经划分好停顿.重音的小黑板强调停顿重音的地方3.看着小黑板停顿重音的提示自由朗读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5.齐读课文(二).理清字句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2、小组解决不懂得地方。3、检测学习成果。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去: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行:委: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顾:④尊君:君:家君:三、小组群学1翻译全文注意提示:要把省略的地方不起来,“()待君久不至,()已去。”三、小组群学1、本文讲述的故事主要人物是谁?事情的开端是什么?发展是什么?高潮时什么?结局是什么?2、故事是通过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3、给两个人物的语言加上情绪来分角色来读读看。4、评说一下这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5、说说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从做人、说话的角度来说。)四、延伸: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六、课堂小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宽,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愿同学们从今天的文言文学习中得到学习古文的乐趣。五.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六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客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明机智明理懂仪启发:待人要讲诚信,对人要讲礼貌。说话要有理有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