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VIP免费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_第1页
1/2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_第2页
2/2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_第3页
3/2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3课时)1大气环流:2大气环流的作用热量交换(高低纬度之间)水汽交换(海陆之间)一风压带的形成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假设3风压带的形成①地球不自转②太阳直射赤道③地表均一无海拔高度的差别,无地形差别,无海陆性质的差别等等。简单的认为地球就是一个放大版的玻璃球b:假设①不成立,②③成立c:假设①②不成立,③成立a:假设①②③均成立d:假设①②③均不成立单圈环流(高低纬度之间)三圈环流(高低纬度之间)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同步移动(课本P36活动)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60°N副热带高气压带低压30°N亚洲大陆太平洋北美大陆大西洋一月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北美高压冰岛低压七月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墨西哥低压亚速尔高压北半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任然呈带状分布。总结北半球带状的气压带断裂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会带来什么影响?想一想请思考1图中所绘制的是什么地区?东亚,南亚,澳大利亚2图中所示东亚地区,1月份和7月份分别是什么风?风向怎样变化?1月:西北季风,7月:东南季风。风向相反3什么是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称为季风。*三季风(拓展内容)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冬季夏季夏季风向源地性质成因分布西北季风东南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太平洋暖湿东北季风亚洲内陆干冷西南季风印度洋湿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压带的季节移动亚洲东部(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亚洲南部(包括我国西南,中南半岛,印度)四风压带对气候的影响(第4课时)风压带极地高压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盛行西风副热带高压信风赤道低压位置范围极圈内60°附近30°附近0°附近气流方向高纬低纬高纬低纬低纬高纬(下沉)(下沉)(上升)(上升)性质冷暖干湿1.风压带的性质2.世界气候的分布极地气候(包括冰原、苔原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90°70°60°40°30°20°10°0°35°25°10°0°50°70°90°3.风压带对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影响该气候的气压带、风带气候特征赤道低压(湿热)0°~10°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10°~20°(西)赤道低压(湿热)信风带(干热)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热带沙漠气候20°~30°(西)信风带(干热)副高(干热)炎热干燥热带季风气候10°~25°(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雨热同期)4气候类型的判读(拓展内容)⑴根据温度曲线判断南北半球⑵根据温度判断热量带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是北半球;最高温在1月,最低温在7月,是南半球。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所属热量带南极北极单圈环流赤道赤道高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低纬环流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请读图思考:季风主要分布在那些区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