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葡萄膜黑色素瘤VIP免费

葡萄膜黑色素瘤_第1页
1/5
葡萄膜黑色素瘤_第2页
2/5
葡萄膜黑色素瘤_第3页
3/5
葡萄膜黑色素瘤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占所有眼部黑色素瘤的85%,超过50%的葡萄膜黑色素的患者会发生全身转移性。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肝脏,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中,很少能通过手术来达到好的治愈效果,因此也导致该疾病预后不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对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相关管理策略及治疗措施,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皮肤黑色瘤的患者也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上皮和皮肤黑色素瘤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疾病,因此非常需要对葡萄膜黑素色瘤的专用管理策略和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皮肤黑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引起的最常见的亚型,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来自葡萄膜任何地方的黑色素细胞。约85%~90%的病例涉及到脉络膜,少部分局限在虹膜或睫状体。皮肤和葡萄膜黑色素瘤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而且发病率在性别、种族和地理区域的也是不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皮肤黑色素瘤及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趋于稳定,在美国,平均发病率为百万分之5.1,而欧洲的发病率随着维度的变化而变化。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包括白种人种族,浅色眼睛,发育不良的痣综合征,眼部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和种系BRCA1相关蛋白1(BAP1)突变的存在。流行病学/肿瘤生物学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分子谱与皮肤或粘膜黑色素瘤的分子谱不同,且可以有染色体异常,如3号,8号,6号染色体的扩增或丢失。在50%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患者中可以检测到3号染色体,且与疾病发生转移有密切相关性,同时3号染色体及8号染色体的变化与预后有密切关系,但在研究结果中发现,患有葡萄膜黑色素的患者中,3号染色体的变异预后较好。预后存活率与临床表现、病理因素及基因预测有关,包络肿瘤直径,肿瘤的厚度,是否累计睫状体及全身转移,上皮样黑色素瘤细胞形态,存在血管外的矩阵模式等,研究中发现一种不确定的临床预后,压力越大的患者可能越容易成为高危患者。转移性疾病在过去30年,虽然治疗该疾病的局部治疗得到发展,但是5年存活率并没有变化,超过50%的患者发生转移。目前没有有效的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该疾病转移的风险。查阅文献,可以发生转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患者,一年存活率为15%。监测识别高危人群考虑到该疾病的不良预后及大部分发生转移性疾病,对于高危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是比较有临床价值。该疾病发展为转移性疾病的风险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基因有关。基因表达分析测试也是一种快速确定病人是否有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在明确为高风险人群的患者中,大约有65%的患者在5年内可能会复发,建议至少在这个时间段给予必要的检测检查。转移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葡萄膜黑色素瘤已发生转移的患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护理标准。治疗皮肤黑色素瘤的化疗药物,达卡巴嗪已被用于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此外,也使用其他化疗药物,尤其是口服的氮烯唑胺类类似物替莫唑胺,铂制剂类顺铂,二羟马利兰,以及亚硝基脲类福莫司汀,但这些药物的抗癌功效平平,且没有文献表明其总体存活期得到延长。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一种可特异性中和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以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黑色素瘤。其实白细胞介素2(IL-2)可刺激T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功能,使用高剂量的IL-2可在一小部分转移性黑色素瘤体内产生持久的完整免疫应答,但此类制品具有更高的毒性而并无明确的生存期延长优势,因此,对于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来说也还没有可接受的二线治疗方法。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管理建议诊断:被考虑为眼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可以病变需要进一步评估;被确诊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患者应该由多学科转接团队管理,并且由眼部肿瘤专家,放射肿瘤专家及医学肿瘤专家联合治疗。治疗:被确诊的患者,应该告诉其加入临床试验,方便治疗原发性疾病,并尽可能的采用辅助治疗;应由对学科专家团队进行疾病的预测及检测工作。检测:检测研究应该包括肝脏成像间隔,且可以评估疾病复发的风险。肿瘤转移性疾病:如果患者被诊断出肿瘤已发生转移,尽可能的与患者沟通,让其加入临床试验研究,或者在其他中心告诉其可能的选择方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葡萄膜黑色素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